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他,用小麦增产千亿斤让中国成为粮食大国

    信息发布者:gaoxiaoli
    2019-12-06 12:40:20   转载

    谁来养活中国人?他,用小麦增产千亿斤让中国成为粮食大国


    国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进入农耕文明后的漫长岁月里,粮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心头大患。古代人靠天吃饭,不论是汹涌澎湃的水患、焦金流石的干旱,还是泛滥成灾的虫害都让人类在面对大自然的天灾人祸时深感无力。

    这才使古人既有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的感慨;又有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的执念。惜有古代人地主建仓屯粮,今有中国农学家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国人命运。谁来养活中国人?

    一直以来,西方世界总爱拿着放大镜观察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二战结束后就曾有人担忧以中国目前的粮食产量养不活五亿人口。到1974年我国人口增长到10亿时,更有西方的某些专家认为中国无法做到自给自足,中国的粮食问题将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

    尤其是1995年美国人布朗在《谁来养活中国人?》一书中充分表达了对中国粮食供给的担忧,他谈到在未来全球的粮食产量或许都无法满足中国人的需要。他还提出,中国将来的粮食短缺问题会造成国内经济的不稳定,进而威胁到其他国家。当中国大面积依赖粮食进口时,会造成低收入粮食进口国的需求无法满足。此言论一出,立即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讨论。

    面对西方世界的质疑,2005年我国农学家李振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给予了有力回应:我国粮食产量充足,不需要他国支援。李振声院士给出的具体数据表明,这十多年来我国在农学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四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粮食生产增产势头迅猛,我们只用了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粮食自给率高达95%。

    李振声向世界证明了“谁来养活中国人?”不过是个伪命题,中国人自己就能养活中国人。刻苦铭心的饥饿

    李振声出生于山东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那个年代的人从未对饥饿感到陌生,可以说吃不饱饭才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他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兄妹五人由母亲一人拉扯大。李振声童年时期正值山东闹饥荒,据地方志记载:“1942年,山东大旱,6月始降小雨,秋早霜,高粱受冻无粒,其他作物严重受灾,粮食歉收。1943年,灾荒严重,饿死者、卖儿卖女者甚多,外出讨饭者无数。”可以说他的整个童年都是在挨饿中度过的。

    李振声还清楚的记得那时一直不下雨,每天都为了三餐而发愁,家里早就没有米了,家家户户都缺粮食,没有吃的连树皮都啃,还有人挨不过便饿死了。因此,他早早就明白了粮食的重要性,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说说而已,粮食是能够救命的。

    由于家中环境捉襟见肘,17岁的李振声虽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但是他已经做好辍学打工的准备了,没想到山东农学院的一则招生广告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变了千万中国人的命运。能上大学还有饭吃,李振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考试竟顺利通过,由此开启了他的农学之旅。

    饥饿,也许并不像瘟疫那般令人畏惧。也许每日就餐前你仍会体验到点滴的饥饿感,但这仅仅只会让你稍感不适,而当大多数人都食不果腹时人们可能会为了仅有的一点食物而毫无顾忌。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许多人没有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他们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面对饥饿,粮食对于他们来说比得上任何一件奢侈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李振声正是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麦田里的拓荒者

    “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李振声

    “我们要站在世界的高度看科技,从国民需求的角度提升科技水平,加大力度推进科技进步,着眼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共同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伟大梦想而不懈努力。”76岁的李振声院士以令世界惊叹的科学成就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金碧辉煌的人民大会堂上发表了这样一段讲话。

    1956年,我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灾害,这种植物灾害是由于真菌附着在小麦的叶片上,从而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夺取植物营养和水分,最终造成小麦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而且这类病害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感染会造成大面积的田地染病,且很难控制病情。看到这样的情景,童年时挨饿受苦的记忆涌上心头,时年25岁的李振声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下定决定对小麦进行改良研究,研究出能够抗击病菌的小麦。

    “小麦的形成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后而产生的,是3种不同植物杂交后形成。如果我们要解决小麦病害的话,是不是可以将小麦与具有抵御病菌能力的野生植物再次杂交呢?”望着因条锈病肆虐横行而大幅减产的麦田,李振声想到了新的思路——远缘杂交。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也远没有理想那么美好。条锈病病菌有着极快的变异速度,只需5年的时间便能产生一个新的小种,但培育出一个新品种的小麦却需要8年的时间,这远远赶不上变种的速度,要培育出能够抗病的小麦遥遥无期。

    李振声没有轻言放弃,经过长年对牧草的研究后他发现长穗偃麦草具有良好的抗病性。于是,他决定将偃麦草的抗病基因通过杂交,转移给小麦,思路有了可是依然有很多难题需要攻克。首先,是这两种植物的花期不同步难以授粉,其次,便是杂交的植物难以孕育后代,杂交成功后所得种子也是寥寥无几。

    即使困难再大,李振声仍旧继续坚持。直到1964年,就在育种接近尾声之时,持续40多天的连绵阴雨后突然艳阳高照,强烈的阳光瞬间蒸发了水分,实验田内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失败了。

    难道8年的心血就这么没了吗?李振声再三深入田间检查,突然发现有一株小麦叶片金黄,颗粒饱满,这也许就是他要找的抗病小麦。后来这株小麦被称作“小偃55~6”。

    仅能培育出一株是不够的,李振声知道要想让所有人都吃饱饭,我们需要培育出千千万万株抗病小麦。为了能够量产,李振声20年如一日的扎根于田间地头。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振声最终培育出抗病毒耐高温耐旱的“小偃6号”。“小偃6号”抗性好的同时产量也很高,小麦增产千亿斤,在黄淮流域得到大面积种植,甚至在农村都传出了“要吃面,种小偃”的民谣。

    李振声院士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数十年如一日的面对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艰苦环境他始终如一,从未动摇。他以行动证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不受嗟来之食,我们是人口大国的同时也可以是粮食大国。而他的人生价值,不仅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学术严谨却不失温和,衣着朴素而精神矍铄,作为来自农民家庭的科学家,李振声始终将国家与人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始终在为中国人民的“吃粮”问题奔波劳累,始终埋头田间坚守最初的那一份执念。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胸怀大家、不忘初心、执着坚守的农学家,才有了今天民富粮丰织锦绣,沃野深处涌春潮的繁荣景象。李振声的一生如同他陪伴多年的小麦,沉甸甸、亮闪闪!

    文/笙箫尽陌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